日期:2019-12-19 22:19:56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21 次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瞬,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 美好。为此,南海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开设“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专栏,广泛征集70张老照片、70个动人故事,通过光影世 界的“时光机”,回首70年间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讲述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故事。
我叫王东桃,快90岁了,我与丈夫谢恩高都是广东平和县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是大学同学,1956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共同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我们一直从事剑麻研究工作,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做一些剑麻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可以说,我们夫妻二人,一辈子没与剑麻分开过。
我职业大部分成绩是在粤西试验站取得的,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下称南亚所)。我们研究的领域十分小众,但新中国成立初期却是祖国非常需要的。
30多年来,我与丈夫谢恩高先后担任了国家多项剑麻研究重大课题,致力于我国剑麻的丰产及抗病两个研究方向。这一辈子,最让我们感觉有价值的成果是将我国剑麻产量提升了5倍。
王东桃是我国最早研究剑麻的科学家之一。受访者供图
初相识 海南岛上考察剑麻
剑麻是一种热带作物,它的硬质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用来做船上的缆绳,即使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也不会被腐蚀。它被广泛应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多种行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63年前,我们刚走出校门,发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非常需要这种纤维,然而我国种植面积太小,种植技术落后,剑麻几乎无人研究,需要向外国高价进口这种纤维。我与丈夫决定,“既然没有人研究,我们上,靠自己解决难题!”就这样,我们一头扎进剑麻科研中。
那个年月,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极少,连一些基础数据都要从零开始。在大田搞科研跟农民种地一样,是极辛苦的。然而,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我们甚至连自己的试验田都没有,那份苦就更重了。
我们当时在广州工作,想了解剑麻,只能往当时我国剑麻主产地海南岛跑。
那时候,海南岛生活艰苦,交通不便,很多人都忙不迭地躲开。我与丈夫有强烈的研究愿望,关注点在剑麻身上,说实话,当年对这份苦并没有太多感受。
毕业当年,我们就踏上海南岛,环岛搞调研。与其说是出差,不如说是扎根,我们一整年、一整年在岛上的剑麻种植地考察,做实地调查。海南岛上,我们走遍了剑麻种植地,住在农场窝棚里是常事。
谢恩高在剑麻试验田里工作。受访者供图
几年后,我们初步掌握了剑麻生长规律与栽培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调查数据。此后,我们共同编写了题为《我国龙舌兰麻的生产现状与前瞻》一文,对我国发展龙舌兰麻产业提出建议。剑麻是龙舌兰麻的一个品种。
1960至1962年,由我负责“两院”(现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剑麻生产,试验基地设计规划,单独担任龙舌兰麻选育种的课题任务,建立了品种园,进行品种特性观察,产量及质量鉴定。后在,我们设计布置了剑麻株行距,间作试验,提出双行密植的增产效果,对制定剑麻种植的技术措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久后,我与丈夫一起被调至粤西试验站,也就是现在的南亚所工作,我们有了自己的剑麻试验基地。接下来的10年,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剑麻丰产、控病两个方向。
选良品 为国家选定剑麻当家品种
1963年,“两院”图书馆刚刚购回英国人洛克著的《剑麻》一书。在那个年代,想阅读国外最新科研专著,很不容易。我与丈夫倍加珍惜,如饥似渴地阅读。
单纯的纸上谈兵,我们还是有了重大发现——坦桑尼亚的一个剑麻品种适宜在中国种植。它最大的优点是丰产,我们将其命名为H·11648。
后来,由我来拟写引种H·11648的报告书,层层上报至当时的农垦部。很快,得到部里的支持,该品种于1963年引进,并由我们的团队负责试种。
在“两院”取得试种资格的同时,我们又在海南的一些农场布置该品种的区域性试验。
上一篇:上一篇:上期所:力争年内推出国际化的低硫燃料油期货
下一篇:下一篇:江西省崇义县:做好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信息填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