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6-09 08:14:51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48 次
原标题:评级“通胀”再度上演,今年已有69家企业主体评级被上调
近期,公司主体信用评级频频上调,引发市场关注,在刚刚迈入的6月,就已有11家公司评级调高,有业内人士直呼,又在上演评级“通胀”了!
截至6月7日,今年已有69家企业主体评级被上调,从上调评级所对应的评级机构来看,基本为国内评级机构,比如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上调了19家,占比接近28%。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企业主体评级上调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信评行业队伍扩容,行业竞争压力也将加大。
69家公司评级被调高
债市向好之下,发债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边,随着跟踪评级报告的陆续发布,企业评级被调高的现象屡屡出现,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多。
据统计,截至6月7日,今年已有69家企业主体评级被上调,而去年同期,仅有16家。特别是在5月,评级调高的公司达34家,是4月的4倍还多,其中金融机构有6家,非金融机构有28家。
最近一次被调高的企业为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贵州铁路”),6月5日,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下称“东方金诚”)发布报告称将贵州铁路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上调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与此相对,截至目前,今年有33家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被调低,其中,5月只有6家。
“近1个多月来,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出现大范围调高,与跟踪评级报告的密集发布有关。”某国内评级机构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常而言,按照相关要求,在受评企业年报公布后的3个月内,评级公司需出具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由此,5月、6月和7月是评级结果集中公布的时期,导致评级结果调整往往在这几个月集中出现。
从上调评级所对应的评级机构来看,基本为国内评级机构,比如中诚信上调了19家,在全行业中占比接近28%;其次是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上调了15家;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调了13家,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东方金诚、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别上调了8家、7家和6家。
由国外评级机构上调的仅出现一例,即穆迪公司于3月27日,将苏州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由Ba2上调为Ba1,评级展望为负面。
某外资评级机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市场角度来分析,当前评级机构调高主体信用评级可能有多重因素,一方面,部分公司年报发布后,数据趋好,所以评级被调高了;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利率逐步下行,流动性较为充裕,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如此一来,企业违约概率降低,评级被调高。
但尽管如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被广泛上调仍需关注。就企业类型来看,上调的多为城投平台,而今年城投平台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城投债总偿还量超过2万亿元。另外,“考虑到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地方财政也面临较大压力,对于相关评级结果还需审慎看待。”上述研究人士对记者称。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市场因素外,还有观点称,评级的上调或与行业竞争有关。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信用评级领域中,企业的话语权要更大一些,比如两家评级机构给某企业信用评级分别是AA+和AA,那么企业自然会选择高评级机构。
上一篇:上一篇: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机:起源、导火索、传导机制、影响及应对(上)
下一篇:下一篇:[澄清]银华通胀 : 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