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07 16:00:14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12 次
原标题:数据 | 2020年清明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发布
今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了《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接受媒体专访并就相关问题作答。
【问】清明节假日期间,有的景区因为游客涌入而不得采取限流措施,有的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停车场全满,也有的地区冷冷清清,请问全国假日旅游市场情况如何?
【答】春节至今,城乡居民居家隔离、远程办公为主的生活节奏已经两月有余了,外出意愿强烈。自3月中旬开始,国内旅游业转入防控型复工新阶段,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企业恢复了辖区内的旅游业务。清明假日三天,严防控、重安全、不聚集仍然是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工作主基调,旅游市场以家庭出行、都市休闲和周边游为主,总体上呈现出“城市休闲复苏,周边旅游活跃”市场特征。
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旅游经济实验室专项调研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20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80.7%。国内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8.8,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问】旅游业统筹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效果如何?
【答】根据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文件通知精神,各地旅游企事业单位按照“安全、文明、有序”的原则做好游客接待工作。恢复开放的旅游景区开展网上实名制预约购票、测温、佩戴口罩、健康码、无接触式入园、限流等防控措施。局部地区旅游市场已渐显强力恢复迹象。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大数据客流监测显示,清明节假日期间,新疆、青海、吉林、云南、西藏、安徽、广东、四川等地旅游市场复苏较快,游客量恢复至去年清明假期的5成以上。
【问】与往年清明节假日相比,旅游市场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以周边短途自驾为主,近程非过夜游引领市场回暖。清明期间,各景区客流结构以省内客流为主,都市休闲一日游、近郊周边游回暖复苏,自驾出行比例上升,家庭自助游成市场主力,户外踏青、赏花、游园、看动物热度提升。52.5%的游客参与了踏青郊游,33.6%的游客参与了游园赏花。居民出游除交通、通讯等必要支付外,其他消费支出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清明期间,“5G直播、VR游园”等科技助力旅游市场,旅游热门目的地从云端走到线下,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拔草转化。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直播,吸引不少“云旅游”用户在清明走到线下,湖州市利用“旅游+直播”带货模式,促进清明期间省内游、周边游的热度回升。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清明节前一周,北京、上海、广州的“周边自驾游”关键词热度环比分别环比上涨85.7%、51.2%、132.8%。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联通大数据监测显示,清明假期期间城市居民活动平均半径3.6公里,较春节期间平均提升36.8%。外地游客在目的地游憩半径为12.9公里,较春节假期平均提升16.0%。
【问】能否介绍与旅游景区相关的更多信息?
【答】随着各地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的陆续开放,浙江、济南、深圳、广州等全国多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有序开放,清明节假日期间的旅游景区热度回升明显。清明节前一周,携程旅游的国内门票销量环比增长114%。黄山两次启动限流分游措施,南岳衡山等景区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准,周庄古镇、千岛湖景区游客达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
【问】旅行社怎么样?
【答】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上海等地,除跨省和入出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外,已经恢复了旅游企业的相关业务。各大旅行社和在线旅行服务平台严格执行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工作要求,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促销推动市场有序恢复。其中,品质高、服务好的旅行产品备受欢迎,高星住宿、小众团和私家团较多。浙江中国旅行社规划清明节短途自驾游线路,推出对折门票,服务城乡居民假日出游。中青旅遨游网加大了周边游产品供给,以及酒店、民营和度假产品预订。携程试水直播带货,马蜂窝开启“云旅游”,对旅游市场拉动明显。
【问】大家也很关心酒店、民宿、共享住宿等旅游住宿业的情况。
上一篇:上一篇:金信期货研究院:打造专业期货研究平台
下一篇:下一篇:2020年4月7日大连棕榈油期货行情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