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5-06 21:08:13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72 次
美原油期货早前急跌,5月期货合约价格更曾史无前例地跌至负数水平,引发多个问题。历史上,原油期货市场未曾出现过负油价,因此有很多投资者不理解「负油价」是什么概念。
原油期货合约指订约双方承诺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钱交易特定产品,合约既是权力也是义务,交割日卖方必须要沽、买方必须要买。
然而,期货合约投资者绝大多数并不真的打算交割原油,只是想从价格的涨跌中赚取差价,所以在合约到期前必定要清仓,否则就要交割实物原油。问题在于交割实物原油会涉及储存成本,因此部分投资者甚至不惜倒贴,也不愿意交割实物原油,于是就出现了「负油价」。
在此背景下中,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与期油挂钩的产品「原油宝」令客户损失惨重,并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4月20日,中国银行以每桶-37.63美元的价格结算产品中的5月份西德萨斯州中质原油合约,令客户账面上损失难以估计。
据《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在中行汇集分行及支行的数据后,投资者的损失已累计达70亿人民币。《财新》的数字更为严重,报道指目前已有逾6万名客户投资了中行的「原油宝」产品,投资者已损失了42亿人民币的保证金,同时更倒欠银行58亿人民币保证金。
「负油价」影响的不仅仅是中行客户,除了挂钩产品,期油投资者也都面对极大潜在风险。美国最大证券行盈透(Interactive Brokers)宣布,由于5月纽约期油跌至-37.65美元,公司部分客户持有多仓原油期货的损失超过其账户资产,由于盈透须代表客户遵守保证金结算要求,因而将面临8800万美元的临时性亏损。
尽管盈透强调,任何预期损失都暂不会对其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但情况已是相当吓人。对期货市场略有认识的投资者或会疑惑,上述客户大概只是自己投资失误,没有实时平仓,或没有设好止损,才会面对巨额损失。
但事实上,有台湾网民表示,以0.025美元购入5月小轻原油10张,但期货价格瞬即跌至负数,最终结算价是-37美元(图1),赔上本金之余,还要欠下巨债,网民更提供交易纪录,显示他以每桶0.025美元的价格买入10张5月到期的迷你纽约期油合约,以每张合约500桶计算,这位网民共投入了125美元;当5月份纽约期油价跌至-37.63美元收市,他的账面损失便高达18.8万美元!
图1 以0.025美元购入5月小轻原油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与上述情况相同,从图2的成交单据截图可以看出,另一位香港投资者于期油价格跌近0的时候认为油价已经见底,于是在香港时间2时08分以0.025美元的价格,买入1手小型原油(QM)的多仓,随后期油破零,投资者却未能输入平仓指令,原因是系统不接受负数的指令。最终期油以-37.63美元结算,据单据所见,此交易的损失高达18,827.5美元,折合逾14.6万港元(图3)。
图2买入1手美原油
图片来源:事主提供图
图3账面损失便约1.88万美元
图片来源:事主提供图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投资者所投资的产品,均为代号QM的小型期油(E-mini Crude Oil Futures),而非俗称「大油」的原油期货(Crude Oil Futures)。两者在报价上基本同步,就如香港恒指期货的「大期」及「小期」一样;其最大的分别,是交割方式。理论上,原油期货需实物交割,交割地点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库欣(Cushing, Oklahoma),但小型期油作为针对市场投资需求而推出的产品,则须以现金交割。如前文所述,现实中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打算交割实物原油,技术上也行不通,因此很多期货交易商提供了现金交割的选项(甚至强制现金交割)。在香港,不论是QM还是原油期货(CL),绝大部分的期货交易商都以现金交割,当中多在到期日前一天结算,这方面具体还要看交易商与客户间是怎么约定的。
早于4月8日,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交易的有关产品,其所属集团芝商所(CME)已发出通告,指如果未来几个月能源价格跌至零水平,将调整期权定价模型;随后4月15日发出另一份通告,指如果出现零甚至负价格,芝商所的所有交易及清算系统将继续正常运行,似乎已预视油价有机会出现负数。即使撇开阴谋论不谈,系统供货商以至交易商,都有责任审视系统,是否方便客户平仓。当然,以当日急跌速度之快、情况之极端,产品的流动性又是另一个问题,市场上未必有足够的交易对手,但至少客户能够输入平仓指令。
上一篇:上一篇:43家期货公司2019业绩披露 净利润占同期全行业逾七成
下一篇:下一篇:5.6周三下午最新国际期货恒指小纳指德指黄金原油气铜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