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12 08:35:16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67 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了持续的高涨时期。人们觉得处于一个黄金的年代,只要有钱进行投资,基本都能获得回报,因为市场的需求好像永远也不会满足一样。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拿出来做点生意,实现保值增值。资本家们也不用为商品的销路发愁,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快组织生产,以便供应给社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把产量定得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提升利润,他们还大肆压低劳动者的工资,进行疯狂的加班竞赛;在一些行业中,甚至还招募价格低廉的童工来进行生产。
面对行业的恶性竞争,资本家们坦白地说:“市场剥削资本家,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既然大家都在拼命地压低工资线,拼命地加班加点,那么自己的公司也就只能跟上行业的步伐,甚至还要变本加厉。在这种产量竞赛之下,1929年6月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飙升到了最高点。但是从1920年到1929年间,工人的时薪只上涨了2%,远远赶不上GDP增速。由于整个社会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由工薪阶层组成的,他们的收入越来越低、休闲时间越来越短暂,而企业的产量却一直在野蛮地增长,这就必然会导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脱节,市场趋于饱和会造成产品过剩。
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经历过一段虚假的繁荣
当需求出现不足之后,疯狂的投资就变成了一场灾难。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暴跌了12.8%,4天之后股市彻底崩溃,发生股灾,进而引发了经济危机。从1929到1933这三年之中,美国共有5000家银行倒闭,至少13万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数以千万计算,经济发展水平一下子倒退了10年。
在“大萧条”的背景下,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赢得了总统的大选,他于1933年3月4日走马上任。为了向公众说明自己的“新政”计划,以便恢复社会信心,罗斯福经常在外宾接待室里接受媒体的采访,并以录音的形式传播到全国各地,被称为“炉边谈话”。他任期内共发表了30次这样的谈话,其中1933年发表的那4次较为通俗地解释了经济危机的成因,并阐述了罗斯福的“新政”理念。其语言简练直白,就连当时不懂经济的妇孺都能听得懂。
“炉边谈话”及时向公众解释了当前的经济问题和具体对策
第一次“炉边讲话”,说明银行出现挤兑的原因以及恢复银行信用的做法,解决最当务之急的金融危机。
早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马克思就说明了一个“货币危机”的问题。他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职能,这两种职能间隐含着一个矛盾。前者可以在观念上进行,后者则必须要有实物来作为支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是面粉厂,B是面包店,B向A购买面粉以便制作面包,而假如A也经常向B采购面包来作为员工餐,这样货币执行的都是流通的职能,在AB间反复流动。当A和B的关系变得密切之后,为了便利,就用记账、票据等方式来简化交易过程。这时候资金往来只存在于账本上和观念中的加减法,实际上钱并没有转手那么多次。因此,A和B产生了一种幻想,认为自己能够“消灭现金”、“消灭货币”了。
然而,这种关系只有在双方的经营状况都良好、信用可靠的时候才能维持;假如A濒临破产,或者B入不敷出,那么双方都会因担心账本上的数额能否变现,进而迫不及待的向对方讨要现金,从这时起,货币就会从观念上的符号一下子变为坚硬的通货,引起抢占货币的恐慌。如果把A换成银行,B换成社会公众,这便是金融危机下的“钱荒”问题。
经济繁荣时人们要消灭现金,经济萧条时又迫不及待要占有现金
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经济危机下,银行信用与个人信用都被破坏了。我们把钱存到银行里,这笔钱并不是封存在保险库中,而是以信贷的方式重新回到市场上。银行只保留了部分准备金,以供客户能够随时存取,其他的大部分货币被它们以债券、商业证券和抵押等方式借贷了出去。而那些投机者便用房屋、土地等资产来担保,从银行取得贷款,以便开设工厂,加入产量的角逐之中。
当生产过剩引发危机后,借贷者无法销售产品,还不起贷款,个人信用因而受损。这时银行A就要求把账单上的观念货币变成实在的硬通货,将借贷者的房屋、土地等资产进行变卖,造成无数投机者倾家荡产;然而,在经济危机之下,银行以债券等形式投放出去的货币无法全部收回来,也就不能满足公众B的提款要求。人们担心银行随时会破产,自己存在里面的钱取不出来,便纷纷到银行去挤兑,要求换取现金,这时银行A的信用也会受损,应付不了公众的提款需求,出现钱荒。
经济萧条的时候,人们急切要提取货币,引发“钱荒”
上一篇:上一篇: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
下一篇:下一篇:通胀拐点确认 货币政策空间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