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6-11 18:53:27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76 次
原标题:“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思路与工具创新
6月1日,央行联合各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和《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三部新规,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与“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工具。
一、如何理解“直达实体经济”的含义?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引起了市场对“直达实体经济”内涵的激烈讨论,甚至引发了市场关于央行购买国债、信用债和股票的遐想。本次央行创设的信贷政策工具,进一步明确了“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思路,聚焦于引导中小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是更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和货币政策取向的宽信用方案。
(一)直达途径指向中小银行信贷支持
从当前社会融资结构看,2019年我国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仅为14.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比例。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信用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仍然发挥枢纽作用。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具备深耕区域、管理灵活的本土优势,是服务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是“直达实体经济”的题中之意,重点落在中小银行的信贷支持。
(二)实体经济指向民营、小微企业
疫情期间,尽管货币信贷持续放量,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行,但信用结构性分化的特征仍然存在。民营、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稳企业、保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多重因素导致其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成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堵点、难点。
信贷市场方面,民营、小微企业受到经营风险较高、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担保品等因素限制,难以获取有效的金融资源。而国有企业有政府的隐性担保,大型企业可抵押资产、担保品较多,形成坏账的可能性较低,银行为降低业务风险,信贷资源配置自然向其倾斜。近年来,中央层面纾困小微企业的政策频出,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但规模仅占人民币贷款余额(162万亿元)的7.8%。
债券融资方面,民营、小微企业直接发债融资较为困难。今年1-5月,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量为6.2万亿元,净融资额为2.8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发行量仅为4470亿元,占比7%,净融资额1005亿元,占比仅3.6%。AAA级信用债的发行量为3.6万亿元,占比59%,净融资额为17371亿元,占比62%。而AA级及以下的发行量为1.3万亿元,占比22%,净融资额为3638亿元,占比13%。民营、小微企业即便能够进入债券市场,也往往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产业债中的民营企业信用利差显著高于央企和地方国企(参见
图1
)。
图1:产业债信用利差走势
数据来源:Wind
二、直达实体货币工具的特点
本次央行创设的两项信贷政策工具,进一步丰富了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精准性与直达性(参见
表1
)。
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
:央行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给予其办理的延期还本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
2.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央行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的方式,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
上一篇:上一篇:中信证券:实体经济在二季度有望出现明显回升
下一篇:下一篇:昆山稳金融出实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