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8-11 06:13:44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16 次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为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各项管制措施不断加码。虽然疫情对经济的拖累作用不容小觑,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不会因为此次“黑天鹅”事件的爆发而改变。基于这一判断,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调整?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却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的中小企业,政策应给予怎样的支持?对此,记者汇总了近期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或为新的经济模式提供发展机遇
“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对经济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也认为,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是暂时的,“疫情可能会对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扰动,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经济会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的附近。”他表示,中国经济有较强的韧性和强大的潜力,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因为这次短暂的疫情而发生改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仍然是十分充足的。
“疫情只是一个短期突发事件,暂时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波动,但不会更改中国高质量增长的趋势。”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同。“历史数据表明,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短期的,经济常呈现出“V”形走势。受灾害破坏和市场情绪影响,经济增速通常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情绪回归平稳,之前被暂时压抑了的消费、投资等需求会得以释放,从而带来经济的反弹。”毕马威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中国政府快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金融、财政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特别是关注民生以及因疫情面临困难的中小企业,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或出现连续经营困难。可以说,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一次疫情而改变,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提出,对全年经济不必过度悲观。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轮短周期的上升阶段,预计疫情冲击之后,这个上升阶段特点仍会有所表现。亚金协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相信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后,总体上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应当是暂时性的,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有条件明显恢复。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也表示,只要疫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可能表现为需求端的短期冲击,并不影响经济的潜在产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长期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暂冲击经济的同时,反而会为新的经济模式提供发展机遇,甚至催生新业态。数据显示,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新经济形态已成为中国民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019年的数据显示网络购买已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20%以上。而疫情期间网络办公以及减少人员接触的代买代送等新模式的兴起,为化解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现代物流体系、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等新领域的发展不仅缓解了疫情状态下社会功能停滞,同时也促进了居民消费升级。”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本报记者表示,可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5G、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推动服务消费朝着更加专业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疫情的防治中,通过大数据和AI分析发现潜在感染人群、预测疫情走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表明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领先世界,新经济也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也认为居家隔离和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线上消费、线上教育、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新的工作生活业态快速发展。此外,他还强调,疫情的前期应对反映出信息公开、应急医疗、城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将激发出未来政府治理的公开透明和协调组织配套能力的提高。
不应因短期经济利益放松防控
政策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而非“大水漫灌”
评估和预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在于具体数值,是有助于提出控疫情、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的实质性措施。
上一篇:上一篇:楼市好新闻澄迈鲁能海蓝福源销售中心售楼处直销
下一篇:下一篇:宽信用叠加宽货币的金融环境会导致通货膨胀,这通常是国家最忌讳的。未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