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6-06 20:06:26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55 次
导语:粤港澳大湾区,国之重略。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宏图下,大湾区内的“城”“产”“人”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又有何种发展掣肘?(湾区50plus 王茜编)
高房价削弱城市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破解?
原标题:针对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的建议
在章节一的第三部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中深圳企业占半壁江山)我们已经探讨过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总体看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已经十分发达,但与国际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创企业提供的金融资本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金融生态体系不完善,创新支持力度不足,创新企业综合实力不足等是大湾区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然面临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粤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的重中之重。而大湾区现有的金融资本体系和体制机制并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金融资本体系对中小企业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并不足够。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资本体系完善,借鉴国际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在传统的多层次资本体系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可在如下方面进行完善补充:
一、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专业性银行,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日本相似,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大湾区可借鉴日本东京湾区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①打造专门针对中小创科技企业的专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缺乏抵押资产,但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小创科技企业提供专门性贷款。②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结合创新企业成长周期,提供分阶段、差异化金融服务。
二、建立中小创信用系统,打造中小创科技企业信用增信
借鉴东京湾区的信用保证制度,为中小创科技企业信用增信提供保障。①建立和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通过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相结合,为中小创科技企业贷款系统信用增信基础。②合理整合信用保证系统和相应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资源,对承保项目根据贷款规模和期限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合理分散风险。③发挥再保险机制,对信用保证机构发放的贷款予以再保险,保障信用保证机构的平稳运转。
三、探索以TLO为主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运作模式
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的成功无一不体现着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多方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在进行研发支持、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借鉴是搭建技术转让机构(即TLO),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设置专业性独立运营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实体组织。通过有实力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向广域型发展,将技术转移的对象从单一依附向区域高校、行业高校等更广范围内扩散,多方资源强强联合,丰富技术转移组织的技术成果来源,提高技术转移成功的机率和收入,真正意义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激励利益捆绑。一定程度上的奖励能更好的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国外大学TLO在技术成果转让成功时都会给科技成果的重大贡献者直接奖励,再根据具体的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科技成果年净收入提取适当比例以作激励。如日本的二级或三级技术转移收入分配制度。
适度的政府采购。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成果在产品市场化的阶段,通常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在新技术和新产品进入市场初期,适度的政府采购能够帮助企业度过初期难关,也是企业的高技术和产品快速推广的重要动力,加速成果市场化。
探索以技术、专利等为主的无形资产定价体系。通过技术转让机构(TLO)或者创投机构对企业进行适当估值,解决无形资产抵押问题。
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激活金融“生态圈”
对金融机构而言,目前国内的风投市场和旧金山湾区相比,机制不够成熟,退出通道也不够完善。①创造和谐监管环境,更好的配合当地银行和创新金融机构的发展。②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激励,营造宽松环境,引入和壮大风险投资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队伍,为激活金融“生态圈”,增强”产业+科技+资本“集聚效应。③活化退出通道。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金融制度改革,畅通”投资-培育-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一篇:上一篇:长炼:加快拓展液化气县乡市场
下一篇:下一篇:T+0: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由之路 废除T+1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