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31 07:27:54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30 次
从1982年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开始,到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历经37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不同时期经历了方案调整、探索实践到最终政策落地,走出了一条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2019年无疑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落实的关键一年。从上半年的战略认知大讨论,推动纵向领域的协同创新,到下半年达成战略共识,致力于推动规划设计等顶层领域的落实,长三角一体化走过了过去30多年间极为关键的一年。
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成为支撑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带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一理念在《规划纲要》的实践内容中被着重强调,并指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预示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在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已经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长三角地区,在经历多年探索与实践后,必将在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协同、优势互补、资源配置等关键一体化探索中发挥引领性作用,为其他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受访专家表示,回望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方面既有从宏观谋略大讨论到具体实践行动,亦有对目前国内外现实情况的及时响应,同时也给未来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自由空间。
一体化协同走向纵深
2018年首届进博会期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成为推动这一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时间点。纵观年内的战略推进情况可以发现,在推动区域内部协同,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长三角地区已经走向纵深。
从1月3日,上海、江苏、浙江与安徽四地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到3月份密集推动地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教育一体化和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协同举措,在市场、资本与民生等领域逐渐打破传统隐形壁垒,纵向推进一体化。
进入5月至7月间,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长三角电力一体化、养老一体化,以及地铁扫码互通等基建、服务领域的一体化协同也逐个加速。而后,三省一市纷纷出台实施方案,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实践开始从纵向突破,转向顶层设计系统化布局,由此建立了“N+1”的规划体系,“1”即为《规划纲要》,“N”则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多个专项规划。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长三角一体化开始进入实施推进阶段,9月上海、合肥等9城签署《深化G60科创走廊九城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为科技与制度创新,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先行先试走廊。10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正式获得批复;直至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纵观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这一国家战略从制度建设走向探索实践,从纵向逐个突破走向横向规划协同的显著特征。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获批,更是成为体现长三角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向跨区域协同纵深制度突破的关键之举。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落实的关键时期,从整体上来看,上半年更多地是在战略认识、战略目标等领域推进自上而下的共识,下半年则主要是将这一战略共识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去。
“这一整体特征,通过对比5月份审议通过的《规划纲要》和12月初正式发布的规划内容就可以体现出来。”曾刚告诉记者,上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方案更多是偏宏观的战略目标,而下半年正式发布的方案内容,则首次具体地指出了每一个战略推进的具体路径与内容,从侧面也体现出当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走向纵深的发展特征。
城市群进入新发展阶段
事实上,经历了关键的2019年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2月1日最新出台的《规划纲要》,从战略的协同、定位、空间和路径等方面对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做出了具体谋划与布局。
其中,作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长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成为其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进程中的关键抓手之一。《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包括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和宁波共5大都市圈的协调联动,以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上一篇:上一篇:A股核心资产本色尽显:资金活水足 业绩为王道
下一篇:下一篇:资本市场深改2020年“攻坚”:三大主线并进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