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5-08 21:06:58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06 次
我国票据融资近几年有了较突出进展,但有关票据融资与票据市场的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从经济循环、企业的流动性需求、票据融资的担保、真实票据理论的局限性、票据融资的信用基础和票据市场的经济地位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发展票据融资、建立健全票据市场的经济功能和运行机制,试图解析票据融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疑虑。
从1996年以来,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2001年前10个月的商业票据贴现交易额达10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左右。
商业银行和许多工商企业对票据融资甚为关注,利用票据方式进行融资,开始成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为缓解企业贷款难、减轻银行贷款风险压力、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培育了一种市场机制,并收到了显著成效。
为了促进票据融资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票据融资的经济功能和市场地位问题进行再探讨,以求教于社会各界。
01
解决经济循环不畅的金融选择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微观经济活动还是宏观经济管理,都遇到了严峻的资本循环障碍。
从经济总量来说,企业的资金存量、银行贷款总规模和货币供应总量,无论是静态存量还是动态的增长率方面,一直都高于经济实际增长幅度。从1979年以来,通过银行信贷方式提供的货币资金可以说每年都是超量供给,银行超量提供的贷款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成为不良资产使企业和银行都不堪重负。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资金供求局面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资金需求方面看,企业占用资金数量过大与短期再融资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融资问题叫苦不迭。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商业银行每年吸收的社会资金数量充裕,苦于找不到优良贷款客户和优质贷款项目,过多的资金要找到出路而到手的资金又不敢轻易贷出,造成了商业银行经营困惑。
1996年以后,企业投资意愿减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金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又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企业、银行、宏观经济管理中出现的经济循环不畅的局面,已明显地抑制着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解决经济循不畅的局面需要找到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
当然从根本上来讲,是企业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的调整。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解决企业自主经营提供制度保障,公司上市可以使企业获得充裕的权益资本,两者是企业制度和融资模式的战略性变革。
从1980年以来,1000多家上市公司成功地从股票市场中筹集到的5000多亿元的股权资本,这些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受现实资本积累规模的限制,众多的企业从股份制改造中,股东无力提供充足的创业资本,公司上市扩股也只有少数企业才能实现这种奢望,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只能望市兴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银行对企业无限提供资金的管道已经切断,银行在不良资产的压力下,不得不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婉拒风险过大的贷款,本是情理中的事情,是银行的商业化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虽然由信用贷款转变为担保抵押贷款,并按企业信用级别选择贷款对象,也难以减轻信贷风险,1999年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划转不良资产13000多亿元之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仍高达26.6%。
近年来,商业银行把贷款重点转向个人消费贷款,增加了持有国债的数量,银行的资产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部门的数量在相对下降,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现。这几年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集聚的资金体现在国债资源的行政配置和银行资金的同业拆借,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仍无法得到融资便利。
目前许多微观和宏观金融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就在于企业、银行和宏观金融方面许多因素达不到功能上的整体组合,经济运行中环节障碍难以化解,产生不出资源整合效率。
上一篇:上一篇:经济解禁预期升温 黄金短线陷入焦虑
下一篇:下一篇:英美在疫情危机中开启自贸协定谈判 政治考量还是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