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6-02 03:02:20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01 次
挂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11月28日,中央结算公司支持国开行发行首单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准的浮息政策性金融债券。此次发行以1年期LPR为利率基准,采用荷兰式利差招标,债券期限2年期,发行规模30亿元,利差为-1.35%(低于1年期LPR 135个BP),投标倍数为9.42。
业内研究表示,LPR浮息利率债的发行,是推动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LPR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化程度,丰富金融债产品的种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同时,国开债在我国债券市场具有重要地位,是其他债券利率重要的定价参考,而国开债债券定价基准挂钩LPR,则使得贷款利率和债券市场基准利率“两轨”挂钩,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
首单LPR浮息利率债亮相
11月25日,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增发2019年第九期和发行2019年第十六期金融债券公告。根据公告,国开行本次发行的 2019 年第十六期债券为 2 年期浮动利率债券,债券利率基准为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按季付息,发行量不超过30亿元,采用荷兰式利差招标。
从发行时间安排看,国开行本期金融债券于2019年11月28日下午14时30分发标,14时30分至15时30分进行投标。同时,公告中的预发行条款指出,市场投资人可于11月26日起通过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开展预发行交易,提前实现交易及定价。
作为债券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种,浮息债是一类浮动计息的债券,其票面利率参考指定基准在指定日跟随基准利率浮动,浮息债的票面利率包括两部分:基准利率±基本利差。目前浮息债的基准利率主要有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SHIBOR、LIBOR、回购利率、贷款利率等,参考基准种类不断丰富。
国开行发布的公告显示,首单以LPR为基准的浮息利率债,招标时采用的利率基准为2019年11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利率(4.15%),首次付息时采用该利率基准,第二次付息的利率基准为前次结息日前最新公布的1年期LPR利率,以此类推。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表示,LPR浮息利率债的基准利率为计息季度起息日前最新公布的1年期LPR,票面利率将随着1年期LPR的变动而变动,这意味着LPR的信号意义将会大大增强。
从历史来看,国开行一直是浮息债市场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曾于2004年11月发行首只以7天回购利率为基准的浮息债,于2006年4月发行首只以回购定盘利率为基准的浮息债,于2007年6月发行首只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此后于2013年11月发行首只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基准的浮息债。本次推出的国内首单LPR浮息利率债继续引领国内债券市场。
国开行表示,LPR浮息利率债的发行是国开行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开行坚持创新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继首创1年定期存款利率、回购市场利率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基准浮息债后,又一重大浮息债品种创新。
LPR挂钩产品不断丰富
实际上,在本次国开行发行首单LPR浮息利率债之前,国内债券市场已有挂钩LPR的超短期融资券出现。
公开资料显示,9月19日,全国首单挂钩LPR的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该超短融由沪市上市公司通威股份(600438,股吧)发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担任独立主承销商,发行金额为3亿元,期限270天,按季付息,以1年期LPR为基准利率。最终,该挂钩LPR的超短融中标利率为4.80%,利差为55BP。
自今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以来,LPR的应用逐渐广泛,金融市场上相关挂钩产品不断增多。除了银行各类贷款、首单挂钩LPR的超短期融资券、首单LPR浮息利率债之外,目前金融市场还有利率互换、货币掉期、资产证券化(ABS)等诸多产品开始挂钩LPR。
此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21日,挂钩LPR的利率互换交易进一步活跃,当日共计成交17笔、名义本金合计18.6亿元。据悉,开展LPR利率互换交易的参与机构继续增多,互换期限向长端延伸,仅8月21日就有13家机构开展了LPR利率互换交易。其中,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达成了首笔挂钩5年以上LPR的5年期利率互换交易,推动LPR5Y的互换期限向长端延伸,进一步完善了互换利率期限结构。此外,交通银行与其客户企业开展了挂钩1年期LPR利率基准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代客交易,帮助客户将1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转换为基于1年期LPR利率基准的浮动利率贷款,助力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传导。
上一篇:上一篇:我国将建立建筑市场黑名单制度 规范建材市场秩序
下一篇:下一篇:2020会出现金融危机吗?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