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07 23:41:23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65 次
建议一:继续降息降准,加紧落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
疫情冲击下,企业收入降低、失业率上升将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下滑,冲击从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和行业逐步扩散至整个国民经济。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和信用环境收紧的风险,需要通过货币宽松引导信用扩张,总量层面的货币宽松很有必要。
数量方面,建议在二、三季度,分别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释放长期资金。
价格方面,在3月30日下调OMO利率20BP的基础上,建议二、三季度继续将OMO利率再分别下调10BP;OMO利率的下调有助于带动LPR报价的下降,建议引导一年期LPR到2020年底下行至3.6%左右;而LPR的下降会导致银行承压,建议下调存款基准利率10-15BP以减轻银行负担,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定向的货币政策应更精准有力,避免小微企业现金流大面积断裂。
首先,建议提高面向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我们估算目前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约为1.8万亿,考虑到3月31日国常会再度增加1万亿额度,力度已经较大。建议加紧落实,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产业的信贷投放。
其次,建议修改完善MPA考核体系,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进一步放宽,从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提高至4个百分点。
最后,建议鼓励商业银行不抽贷、不断贷。
通过多政策共同发力,努力将全年社融增速推升至12.5%以上,力保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的信用不收缩。
财 政 政 策
建议二:预算内方面,建议阶段性上调赤字率到3.5%,可提升7000-8000亿的赤字规模。
疫情冲击导致经济受损,财税收入也会受到较大冲击,1-2月税收增速为-11%,全年税收增长压力较大。
考虑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未来还将进行减税降费和补贴,同时还要提高公共消费支出。因此,建议将赤字率从2019年的2.8%提升至3.5%,对应将赤字规模从2019年的2.76万亿提升至3.5万亿左右,即7000-8000亿的赤字规模扩张。
赤字分配方面,建议地方层面赤字扩大1000亿,对应一般债规模从9300亿提高到10300亿,用以缓解地方收支压力;建议中央层面赤字扩大6000-7000亿,主要用于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进而缓解财税压力、支持减税降费与基建投资等。
建议三:预算外方面,建议扩大专项债新增规模至3.3万亿以上,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1万亿。同时,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力,扩大PSL(抵押补充贷款)投资领域等。
建议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从2019年的2.15万亿提升至3.3万亿以上,着力支持基建投资。
建议按照政治局会议部署,抓紧完成特别国债审批发行程序,在全国两会之前落地发行特别国债 5000 亿到 1 万亿,释放明确信号,稳定市场预期。特别国债既可用于支持长期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也可用于补贴消费、刺激消费回补,还可以适度弥补银行资本金,或者对地方政府形成大力资金支持。
此外,建议通过政策性银行开展PSL操作1万亿左右,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准财政功能,强化预算外资金支持,并可考虑进一步扩大PSL的运用范围至新基建等领域,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建议四:进一步减税降费,建议全年规模达2万亿,在疫情冲击下为企业明显减负。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已经公布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将达到1万亿的规模。其中,减税方面,当前已出台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减税措施,预计可减税2000亿;降费方面,当前已出台的措施预计可降低社保负担6500亿,建议后续加强落实。
在此基础上,建议针对受损地区(如湖北等)以及受损行业(如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值税减免以及政府性基金的减免,为企业减负。
在当前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下,建议以最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发挥其在疫情可控后激发经济活力和稳定就业的关键作用。
建议减税降费总体规模可与去年持平,达到2万亿左右。
基 建 政 策
建议五:加大资金支持,扩大基建投资至21万亿,对应增速16%,投向上兼顾新老基建。
建议扩大专项债用于基建的资金比例,提高杠杆撬动乘数。
若专项债规模扩张至3.3万亿以上,考虑到不得用于土储和房地产项目,我们假设其中60%用于基建,则基建用专项债规模可达到2万亿,相较于2019年的4000亿(2019年专项债规模2.15万亿,我们测算,用于基建项目的比重为15%-20%),扩张了1.6万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专项债带动的撬动倍数保守估计为1.5倍,则专项债的增长可带动2.4万亿的基建投资增长。
上一篇:上一篇:[收购]晶澳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晋县晶泰福科技有限公司及靳军淼收购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之持续督导工
下一篇:下一篇:中国应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创业板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发行保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