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5-06 17:08:08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68 次
原标题:巨头纷纷入局 消费金融市场空间仍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向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转型,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金融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
在近日举办的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支持复工复产,银保监会将鼓励银行机构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投放。此外,还将根据实际情况,更好地通过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这也意味着消费金融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行业巨头争相布局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引来不少行业巨头争相布局,银行、产业和互联网是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中的主要派系。
消费金融对促进消费需求、缓解流动性约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消费贷款在贷款总规模盘子中比重也在增加。有行业报告数据显示,仅消费金融部分,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约8.45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2万亿元,渗透率将达25.1%。与美国40%的渗透率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引来不少行业巨头抢占布局,银行、产业和互联网是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中的主要派系。
目前我国获批且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25家,其中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4月9日获批开业,成为保险系首张消费金融牌照。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为了进一步增加市场活力,重启并加速了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1月10日,光大银行获批筹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1月17日,小米参股的小米消费金融(现已更名为“天星消费金融”)获批筹建。此外,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也纷纷排队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除了牌照扩容以外,也有不少银行、互联网巨头等通过入股的方式进入这一领域,例如新浪微博运营主体公司入股包银消金、度小满金融入股哈银消金成第二大股东、红塔银行入股苏宁消金、玖富数科将入股湖北消费金融成第二大股东。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金融行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是-20.5%,而2019年12月这个数字还是8%。不过,消费金融行业仍然十分被看好。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短期的,行业向好趋势并没有改变。目前消费已开始有序恢复,消费金融将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有力“推手”。
有持牌消金业务负责人表示,在最近几周,消费金融的增速特别快,他们的业务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甚至有超过去年的苗头”。
“通过近期的市场调研和行业交流,我们发现二季度消费金融行业的机构放款规模和流量采购投入都会出现逐步提升,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市场可能最早在6月迎来行业分水岭。”众安保险风控副总裁于洋表示。
业绩分化明显
整体来看,头部公司仍保持相对优势,但增速大幅放缓。
自2009年8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下发以来,国内的专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走过10个年头。近日,各消费金融公司陆续发布2019年业绩。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消费金融正在逐步回归理性。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绝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取得正向增长,头部公司仍保持相对优势,但增速大幅放缓。
上一篇:上一篇:一文揭秘传统建材行业的弊端,依附建材采购(直采)平台是否成必然趋势?
下一篇:下一篇:【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