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28 10:09:44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79 次
完整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技术及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经济向好发展的有力支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力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具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积极条件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是保持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的客观要求,是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必然选择。我国具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积极条件,可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能够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并为国际防疫合作、稳定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完整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我国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但外向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外部依赖性大幅增强。依靠自身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能够形成通畅且不断升级的供需循环,从而实现向好发展。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内在互补程度高、自我配套能力强,为供给侧的发展提升提供了保障。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411649亿元,为需求侧拓展提供了空间。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9亿劳动力,其中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推动供需循环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就能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世界经济下行压力。
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技术及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经济向好发展的有力支撑。在疫情严重时,以人员聚集为特点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但依托互联网等技术的经济活动快速发展。面对疫情冲击,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在线服务、在线消费、电子商务、智能生产、无人配送等发展迅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生产经营活动的损失。我国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发展较快,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经营模式拓展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争取今年经济向好发展仍然有时间上的回旋余地。由于春节等因素,一季度占全年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主要国民经济活动集中在后三个季度。随着复工复产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会实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增长,一季度的损失可以在后面的时间里得到一定弥补。事实上,只要复工复产达产,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劲和韧性就能充分显示出来。3月份经济数据回升态势明显,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疫情防控是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必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疫情防控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比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事情。虽然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必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在国内疫情有效缓解的常态化防控状态下,必须加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力度。疫情防控不能基于单方面的考虑,而是要为各项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为此,疫情防控要适应情况变化和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经济活动也应借助科技手段和成熟经验,尽可能以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形式进行,如灵活复工、错峰出行、在线服务等。疫情防控与众多产业密切相关,其中一些产业直接与疫情防控关联,还有一些产业则是疫情防控的支撑与保障。因此,完全可以通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在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同时推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上一篇:努力捕捉和创造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
下一篇:下一篇:国际开发性金融俱乐部成员行共同发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