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13 23:10:24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16 次
4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参加“疫情下的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线上论坛时表示。各国当局竞相放水,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后果。
特别值得关注的有三点。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货币政策的效力进一步递减。因为,大量投放的货币并不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是在为货币运行自身服务,大量的金融在自娱自乐。在这种状况下,货币金融政策越来越多地只能在为实体经济运行创造合适的宏观环境方面产生作用了。
二是经济运行的周期越来越成为纯粹的金融周期,随着金融创新的全面开展并导致经济“金融化”或“类金融化”,经济运行显著受到金融的“繁荣—萧条”周期的影响。巨量的货币和信用源源不断地注入并滞留于金融体系,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偏离程度,而且使得金融方面的扭曲往往先于实体经济的扭曲而发生。这意味着,在现代金融体系下,危机的发生可直接经由资产价格路径而非传统的一般物价和利率路径。这对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乃至金融理论均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是,如果债务长期化,那么负利率有可能长期化。我们不妨想一想这样的问题:在债务长期化的情况下,要想使得债务可持续,必要条件是什么?研究显示,必要条件就是使债务利息支出占GDP之比持续地低于债务总额占GDP之比。要达成这一目标,实施负利率自然就有了必要性。在这个分析中,我们不仅找到了货币财政政策领域的高额债务和数量宽松与负利率的内在一致性,也发现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
上一篇:上一篇:今年一季度北京财政收入1430.5亿元
下一篇:下一篇:经济参考报:新一轮3000亿降费举措落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