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22 06:37:07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58 次
疫情之下,大學生們被迫在家“雲上課”,去機房做實驗一時變得“遙不可及”。
“實驗課到底怎麼辦?”當畢業季“撞”上疫情期,大批急需實操訓練的計算機編程相關專業大學生,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焦慮。
編程實驗課在“雲”端回歸
“實踐出真知”。對於計算機編程這類注重實操的課程,上機實驗是檢驗和鞏固理論知識的必要環節。
為幫助老師和學生們解決這一難題,IT學科競賽“藍橋杯”軟件大賽承辦方國信藍橋教育科技公司,免費為高校搭建起計算機在線實驗教學平台,並開放部分實驗項目資源。
現在,全國各地已有300多所高校配置了這樣的“雲實驗室”,方便學生們“在家做實驗”。
事實上,“在家做實驗”並非易事。記者了解到,IT實驗教學具有一定門檻,不僅需要性能較高的電腦硬件,還需要提前安裝、調試好相應的軟件運行環境。因此,學校的計算機實驗課往往都是在專用機房裡進行。
“配置實驗環境這件事,真的會讓一部分人望而卻步。”成都理工大學信息工程通信專業的學生喬廉晉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藍橋在線實驗教學平台提供的預配置環境,因為點擊即用、操作方便。“這可以讓初學者一開始就專注於知識點學習,而不會因為環境原因而放棄,學習效率也有較大提高。”
湖北黃岡師范學院徐建杰同學疫情期間在家使用藍橋在線實驗教學平台學習。
(受訪者供圖)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陳渝應邀將一門操作系統課程制作成“慕課”供更多人學習,但在搭建基於網絡的實驗環境的過程中,由於時間受限,他放棄了從零開始的想法,而採用藍橋已有的在線實驗教學平台。有了實驗環境,學生通過網絡瀏覽器,就可以完成從聽課到練習、實驗的全過程。
中國科技大學軟件學院老師孟寧告訴記者,教學過程中,硬件環境差異會產生諸多問題,在線實驗環境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同時還能提高管理效率,幫助老師們輕鬆完成大規模的在線實驗教學任務。
據了解,該在線實驗教學平台可提供大量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最新技術的在線實踐項目,大學生能夠通過平台獲得最新的技術實踐環境以及400多門的公開課程內容,老師也可以利用平台自己“定制”課程。目前,累計已有約60萬學生在該平台注冊學習。
方便好用的實踐平台,為大學生就業帶來了諸多便利。“平台補充了很多大學課堂上沒有時間涉及到的知識細節,大量的實踐項目也能幫我的簡歷增色不少。”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符榕容舉例說道,“如果企業職位需求裡包括Spark相關經驗,我就可以在平台上找到許多Spark的項目來學習實踐,投遞相關崗位的時候就可以用上。”
大學生就業呼喚更多校企聯動
今年以來,疫情加劇了供給與需求的錯位,讓大學生在畢業季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
教育部統計,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長40萬,達到874萬。網上一篇《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報告》提到,今年春招季活躍求職的應屆生較去年增加了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
與此同時,企業也在為招聘成本居高不下而苦惱。
金証財富總經理助理任荔軍坦言,面對數量龐大的大學畢業生,企業篩選成本較高。同時,畢業生往往還存在對企業和崗位的認識不足、職業定位不明確等問題,導致新畢業大學生離職率較高。這都給企業在招聘、培訓、用人環節中帶來了巨大的浪費。
“信任,是招聘中最高的成本。”在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校招經理孫來斌看來,“企業招聘的主要難度在於招聘時間短、學生對企業缺乏了解,難以快速建立信任。”因此,該公司與藍橋開展合作,通過共同培養、選拔,降低應屆生招聘難度,同時幫助畢業生更快適應企業工作節奏。
國信藍橋CEO李建偉表示,當前,市場並不缺乏對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但相關行業對動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而高校課程體系離行業崗位要求仍有一定距離。
“提高實踐能力,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手段。”李建偉表示,在線實驗教學平台的設計初衷正是為了降低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成本,讓學生能通過在線雲環境實踐完成項目,接觸最新技術,從而快速提高動手能力,勝任企業崗位要求。
上一篇:上一篇: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货币政策将更灵活适度
下一篇:下一篇:谭雅玲:就业压制突出 重启经济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