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2-15 23:31:17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170 次
编者按:庚子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及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到防控疫情的行动中。让我们见证了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全力阻击疫情的决心。
因疫情爆发,导致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近3000家公司跌停,沪指8.73%的跌幅创1997年以来的纪录,但随后,沪指截止2月12日收盘创下八连阳,重新站上2900点。在金融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券商、基金、期货等各金融机构一致认为目前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与机遇。和讯网访谈栏目《洞察•资道》特推出“金融战‘疫’必胜逻辑”系列,与金融机构一道为投资者梳理疫情下的投资脉络,以便让投资者能够对市场的认识更加清晰、准确。本期邀请到安粮期货首席农产品(000061,股吧)研究员,郑州商品交易所高级分析师龚悦。
2020年新春佳节突发新冠疫情,证期交易市场先于企业复工提前开市。近期,农产品表现突出,油脂油料更是受到市场的关注。对此,龚悦认为,短期来看,油脂板块弱势震荡概率较大,但预计下方空间有限。三大油脂中,菜油可能表现相对较强,豆油和棕榈油相对较弱。中长期看,油脂板块有望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周期转变,后市仍有上行空间,但上方整体压力较大,警惕走出“反V”形态。
以下是访谈实录:
和讯网:您如何看待本次期货市场对疫情的影响?您认为受到影响最大的板块是哪个?为什么?
龚悦:新冠疫情春节期间发酵,中国举国之力防控,企业延迟复工和人员交通物流限制等将对期货市场主要产生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以建筑为代表的下游延迟复工和恐慌情绪冲击导致需求阶段性萎靡,众多商品库存短期累计较重,价格短期受压较大;另一面,人员物流交通限制也是把双刃剑,不仅会导致企业成品无法外输,胀库加剧,现金流告急,也会使得生产企业原料来源出现短缺性风险,企业存在减产的可能性,即: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可能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扰动。
商品总体处在第二产业,而疫情主要影响第三产业,因而疫情对商品市场的总体影响更多是阶段性或情绪上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风险防控影响可能影响更显著点,如棉企。
和讯网:受疫情影响,当前农产品面临运输难、复工难、消费难,您怎么看当前的供需局面以及未来农副板块的行情趋势?
龚悦:当前,考虑到疫情防控,复工有所延迟,比如油厂的开机率、压榨量与库存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且受疫情影响物流尚未完全恢复,物流成本也有所上升。消费方面,需要辩证地看待。以粕类为例,节前价格疲软,中下游观望心态浓厚,普遍备货不足,库存处于较低位。考虑到疫情蔓延对后续供应的影响,中下游面临补库需求,出现短期备货补库小高峰,粕类现货表现较为坚挺。但考虑到疫情对饲料中期需求的影响,饲企普遍对后市价格信心不足,粕类上方整体仍面临压力,谨慎看待反弹高度。
中长期看,在疫情黑天鹅事件未爆发前,我们预判,从库存周期角度看,粕类有望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周期转变。考虑到价格的先导性与预期性,可于二季度左右开启粕类战略性多头配置的时间窗口,尝试在09合约适合布局多单。粕类总体仍处于上行通道,阶段性震荡上行仍在途中,下半年上涨趋势可能显著于上半年。
疫情黑天鹅事件发生后,带来的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潜在肉类需求减少,养殖户风险规避,生猪补栏意愿缩减以及活禽交易禁令对肉禽养殖的影响。对于此次黑天鹅事件的影响,粕类价格运行的主逻辑并没有发生较大偏离。但需求的收紧可能会抑制中期价格震荡上行的高度,压力位有所下移以及疫情的发展动态可能对价格运行的节奏有所影响与调整,价格震荡盘整期可能有所延长。
油脂板块,中短期来看,考虑到由于疫情蔓延对餐饮业冲击较大,中包装油需求出现较大降幅,对小包装的需求影响相对较小且市场对菜油的刚性需求强于对豆油与棕榈油。供给方面,油厂开工有所延迟,而菜籽供应受中加关系的影响尤为紧张,油厂库存相较于豆油、棕榈油更为低位。因而近期三大油脂中,菜油也表现得相对抢眼。短期来看,油脂板块弱势震荡概率较大,但预期下方空间有限。三大油脂中,菜油可能表现相对较强,豆油和棕榈油相对较弱。中长期看,油脂板块有望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周期转变,后市仍有上行空间,但上方整体压力较大,警惕走出“反V”形态。
上一篇:上一篇:舟山网·大海网:杂交稻谷产量高
下一篇:下一篇:早餐吃多少燕麦合适 早餐吃燕麦加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