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荐要做有工匠精神的精品投行
- 时间:
- 浏览:96
- 来源:期货入门网
原标题:长江保荐要做有工匠精神的精品投行
吴勇: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投行只有自己找准定位,不断优化自身,才能生存下来。”
科创板等政策红利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业务财富,券商投行却不一定“雨露均沾”。
近日,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下称“长江保荐”)董事长吴勇、总裁王承军、副总裁兼首席营运官王初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在他们看来,科创板及试点注册制给券商投行带来了增量业务机遇,但也对投研、跟投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剧了行业分化。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精品投行”,坚持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锚定目标、重点聚焦,是长江保荐为自己制定的突破策略。
科创板增厚投行收入
作为行业见证者,长江保荐董事长吴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近几年,投行面临较严峻的监管政策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格局,同时也带来了投行业务规模萎缩的现象。其中,2018年股权融资规模较2017年下滑近三成,首发、增发以及配股都下降了四成。”
纵向对比近4年数据,承销保荐业务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旱涝”行情。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131家证券公司实现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249.69亿元,接近2018年全年的258.46亿元。2017年,131家证券公司取得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384.24亿元,相比2016年129家证券公司的519.99亿元削减近三成。
注册制作为今年资本市场制度的重大改革,加快了企业上市速度,科创板仍处扩容阶段,给券商投行带来了财富盛宴。长江保荐副总裁兼首席营运官王初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道:“从IPO过会企业数量来看,科创板已经撑起此前市场一半的体量,给我们投行带来了很多增量业务机会。”
科创板自7月22日开市以来,截至12月13日,已经有65家企业挂牌上市。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除华熙生物外,其余6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承销保荐费合计43.73亿元,涉及41家承销保荐商。其中,2家企业的主承销机构为长江保荐。
2016年初,长江保荐开启从小型项目向中大型优质项目逐步转变的业务开拓计划,将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承销项目齐头并进。三年后,长江保荐项目收益集中兑现,收入和市场排名均有所提升。吴勇称之为“人在努力天在帮忙”。
截至12月13日,长江保荐2019年以来实现收入5.06亿元,实现净利润1亿元。股票主承销家数9家,主承销金额80.78亿元,较2018年底市场排名分别上升至第12位和13位。另外,主承销收入较往年提升至4.40亿元,市场排名升至第10位。其中,IPO主承销8家,市场排名第8位;IPO发行金额73.87亿元,较2018年底发行金额增长4.1倍,市场排名第8位;IPO承销收入4.29亿元,市场排名第8位(2019年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2018年底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业协会)。
未来,注册制将推向创业板等其他板块,有望带来更大的市场蛋糕。王初向记者透露:“我们对未来政策预期比较乐观,目前有不少企业在瞄准明年的创业板注册制,我们也在为此备战。”此外,再融资松绑令行业沸腾,新政细则值得期待。
券商收益何以最大化
“蛋糕”在前,券商投行要靠实力抢食,更要凭本事消化。一方面,行业马太效应明显,目前仍有很多投行科创板上市企业项目“挂零”。另一方面,科创板倒逼投行适应新业务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长江保荐总裁王承军表示,原本在“核准制”下,投行呈现出承做偏流程化、发行偏通道化特点;而在“注册制”下,投行的承做能力、承销能力、风控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资本金实力等各方面均面临新挑战。
市场化询价是科创板的创新方式,主办券商出具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以供参考。另外,“保荐+跟投”机制使券商投行业务从通道式保荐承销变为持续性市值管理模式。如果发行定价偏高,又在跟投之后遭遇破发,则意味着跟投券商面临亏损风险。
“如何定价其实也在慢慢摸索之中。券商投行需要进行博弈平衡,并协调好研究、投资等兄弟部门之间的利益。”吴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发行人角度来看,希望定价尽可能的高;而从券商的角度,希望发行价格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由于跟投的部分设定锁定期,未来几年股价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参与跟投的另类投资子公司需独立进行尽调、投决等相关流程,对发行人的成长性与定价的公允性要有独立的判断。
在业内看来,科创板上市公司破发或是由于其高市盈率、高估值,未来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增多,破发可能会“常态化”。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收盘,杰普特等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处于破发状态。而在一周前,科创板破发企业有10家。
这涉及到项目把控层面。王初指出,科创板给投行风控体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以前把控企业更多是从财务方面审核,科创板时代不得不提高行业认知和应对理念。这也需要相应人才的的引进,从偏重财务背景转向于产业背景的人才。在注册制下,投行是科创板项目信披质量的重要责任人,工作细致程度也更高。为了备战科创板,长江保荐去年就上线了底稿电子化系统,用信息化手段保证披露信息的质量。
未来在存量资金博弈下,科创板上市企业将呈现分化态势。王承军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如果注册制在创业板全面推行的话,科创板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因此,为吸引企业上市,科创板后续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配套制度细则尤为重要。另外,保证市场流动性也尤为关键,这就涉及到建立严格的退市机制。
具有“工匠精神”的投行
“万众瞩目之下,科创板承载太多关注度,这种压力传导至发行人、承销商等市场参与者。”吴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随着配套制度的完善,科创板将驱动证券行业回归本源。也给投行带来了很大挑战,表现在发掘客户能力、信息披露、销售能力等方面,并且加剧证券行业分化。
投行传统意义上的通道作用开始削弱,通过业务模式的转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进而绑定核心客户,为其提供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一条龙的金融服务,已成业界共识。吴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打铁还需自身硬,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投行只有自己找准定位,不断优化自身,才能生存下来。我们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倡导专业专注、精益求精为客户服务的工匠精神。”
精品型投行必须具有“工匠精神”,专注专业、做深做透。王初也说:“毕竟友商力量还是很强的,但我们可以选择重点突破。”未来基于行业、区域和客户这三个维度,长江保荐将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在继续强化在军工、物业、台资、工程和集成电路等行业的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聚焦其他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并取得突破,将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市场低迷期,长江保荐也在积极储备项目。2019年初,长江保荐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截至12月13日,长江保荐获批待发行项目共计10家,其中公司债项目7家、并购重组项目2家;在会项目14家,其中IPO项目9家、可转债项目4家、配股项目1家。另外,长江保荐还有8家科创板储备项目,并将继续扩大其规模。
“往前走一步”是长江保荐的“获客”策略。王承军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说:“这基于我们‘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我们将依托现有的核心客户资源,以我们已经树立的良好口碑,拓展并培育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以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微公司为例,长江保荐高度认可中微公司的核心团队,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长江保荐的服务团队不计较短期的收益,凭借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服务,取得了中微公司的信任,这非常有利于我们在集成电路的产业链上开发优质客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