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19 06:12:47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87 次
对话资管30人
配置的核心是找到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最后就是形成“长久期低收益+短久期高收益”搭配的哑铃型资产配置形态。
手握万亿资金的保险资管,一直是低调的长期投资者,长跑者如何在这场投资马拉松中脱颖而出,考验的是耐力和爆发力。
保险资管作为严格的负债驱动型资管,机制和运作上均相对成熟、规范。而且,保险业的强监管也体现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2018年初,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系列规则出台,对保险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严格要求。
中国太保集团2018年全面启动战略转型2.0,并推动完成上市以来的首次组织架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新设首席投资官,意在牵引整个集团战略资产配置。
截至2018 年末,太保集团管理资产达17,035.1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1%,其中集团投资资产12,332.2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第三方管理资产4,702.9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5%。
大型保险集团动辄数万亿的资产规模如何进行合理的配置?在邓斌看来,保险资管的核心在于长周期的战略配置,而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周期的战略配置,即使是那些大型保险集团所做的战略配置周期也多在3-5年,这是远远不够的。
“上任以来,首先是将集团战略资产配置的时间从此前的三年拉长至十年,同时在进行内部投资流程管控的建设。”中国太保集团首席投资官邓斌日前在上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保险资金管理的核心是在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和收益覆盖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一定要有穿越牛熊的十年以上的战略配置,这也是中国资管市场缺乏并正在起步的地方。
具体到2019年,太保集团的资产配置将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和股权配置比重,并注重结构性机会的把握。同时积极把握固定收益资产配置的时间窗口,加大长久期国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并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高质量非标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
在加盟太保之前,邓斌在美国国际集团(AIG)及友邦集团(AIA)服务长达十八年,先后担任风险管理部亚太区分部(除日本)助理副总裁兼市场风险管理主管、友邦保险集团助理副总裁兼市场风险主管、集团投资分析总监,友邦保险集团中国战略项目总监等多个职位。
资产负债久期和收益的平衡点
《21世纪》:在资产管理市场上,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资金,保险资金有怎样的特点,你们如何对保险资金进行资产配置?
邓斌:保险资金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性和稳定性,全球传统寿险负债的久期都在十六到十八年,所以在保险资产管理领域,战略资产配置的概念很重要,在长期投资的绩效中,80%都来自战略资产配置。这种战略上的配置应该是穿越周期的,要在十年以上。要确定大类资产包括国债、信用债、权益、私募股权、不动产等方面如何做配置,这种配置一做就要在很长时间里都保持这一核心战略。
战略配置之后就是战术配置,资金是源源不断进来的,根据资金进入的不同的时间点,股票、债券等不同市场的不同表现,在具体的配置上进行调整,可能这个时间点多配置一些债券、下个时间点更多配置权益。
所以,保险资管对短期业绩不是很看重。全球保险资管普遍的问题是,资产久期短于负债久期,所以重要的是如何缩短久期差,但是长久期资产比如二十一年以上的国债收益是无法覆盖保险负债成本的,所以配置的核心是找到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最后就是形成长久期低收益+短久期高收益搭配的哑铃型资产配置形态。
《21世纪》:在中国市场目前的发展阶段,保险资管的资产配置有什么样的特点和问题?相比于海外市场的做法又如何?
邓斌:其实一直以来大部分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是自律的,前几年个别公司出现的一些激进做法,在保险业内并不多见。这些个别公司对保险主业的影响其实很大。而后监管出台规定严格要求资产负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要求保险公司必须要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战略资产配置。
据我了解,国内很多保险公司目前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长周期战略资产配置的,即使是那些大型公司配置的周期多在3-5年,这是不够的,一个宏观周期大约是七年,三到五年仅是半个周期,无法进行预判,即现在无法判断三年后的市场,但是十年、二十年期间可以基于穿越周期的均值回归做配置,这就有了战略配置的定力。
上一篇:上一篇:围绕地产打造多元业务 内生增长助力碧桂园平滑经济周期风险
下一篇:下一篇:香港金管局回应对冲基金唱空港元:联汇制度经历多次经济周期仍运转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