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1-02 05:24:02 作者:期货资讯 浏览:87 次
今年以来,伴随全球贸易局势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全球央行相继重启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彭博统计,截至9月5日,世界各国、各地区央行2019年迄今的降息次数已达到32次,合计降息幅度达13.85个百分点。
利率掉期市场的行情显示,假设各家央行继续保持当前的放松步态,未来12个月合计降息次数将达到58次左右,而合计降息幅度会多达16个百分点。
对于全球央行的集体转“鸽”,多位分析师表示,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递减,对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影响越来越有限。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副作用也越来越令人担忧。一些央行内部人士也逐渐意识到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近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陆续推出了具体的财政刺激措施。
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或令全球央行陷入泥潭
美国银行外汇策略师瓦姆瓦基迪斯(Athanasios Vamvakidis)在近日的一份研报表示,全球风险有所增加,但货币政策可能不是解决这些风险的最佳方式。
“货币政策试图解决的风险主要是其他领域政策失误的结果,但即使实施更多的宽松政策,也不太可能完全抵消这些风险。” 他称,“这些风险包括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德国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缺乏财政刺激、意大利的政治风险和不可持续的财政政策、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风险等。”
瓦姆瓦基迪斯指出,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递减,对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影响越来越有限。大多数央行的政策空间本来就非常有限,这意味着他们或许正在浪费宝贵的“弹药”。
他还对货币政策的副作用提出了警示。在他看来,“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导致各种资产类别的扭曲”,并“阻碍了正常的经济调整和更新机制”。
他称,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使得央行更难像2018年那样将货币政策正常化。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央行的“量化失败”,投资者将高度关注债务上升和全球增长乏力,这很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上升。
他还进一步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货币政策宽松对资产价格的支持大于对实体经济支持,从而推高资产价格泡沫,而经济实体经济变得更加糟糕,最终导致格林斯潘式的失败。”
无独有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近期也表示,目前的经济形势与上个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极其相似,而央行政策已经“失灵”。
在他看来,当前的全球经济正在接近世界三大储备货币的短期和长期债务周期的末期,大量债务到期支出以及养老和医疗等非债务支出都超出了收入可以承受的范围。在一些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变得频繁;在国家之间,由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摩擦增多,世界秩序正在改变。
达里奥表示,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行不通,因为利率本身已经足够低了;通过印钱购买资产也行不通,因为这样并不能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真正的信贷;将巨额赤字货币化类似于饮鸩止渴,特别是在当前纪律松散的环境下。
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经理、冲和投资董事宏观策略总监付鹏也认为,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陷入“日本化”陷阱中。
他称,三十年前的日本已经证明了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而现在越来越多全球性的“日本化”现象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正陷入到当年日本面临的情景中。
“货币政策的极端、无下限使用会对经济发挥一定的效果,但分工失衡,分配失衡,债务失衡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矛盾不解决,即便是随着利率水平下降,其边际效应递减,货币政策终究将触及利率下限。”他称。
此外,他还强调,全球经济资产价格政策方向越来越深地被“利率”绑架,在长期推行低利率、负利率政策下,资金的配置方式发生扭曲,造成金融资源“脱实向虚”,局域杠杆高企,不利于金融稳定。
“全球范围内因为这种(货币政策带来的)资本流动出现杠杆高企和局部资产泡沫化。”他称,“而未来进行加息等反向货币政策操作时,将会刺破此前的泡沫和杠杆。”
在全球央行齐齐“放水”之下,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额已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球所有政府债券的25%。长期实施负利率的欧元区更成为负利率债券的最大贡献者,瑞典、德国、芬兰和荷兰四国的负收益率债券占比分别高达91%、88%、84%和84%。8月21日,德国还以纪录低位的-0.11%票面利率发行30年期国债。
事实上,全球央行内部也有一些官员开始反思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的潜在问题。
上一篇:上一篇:专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中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助经济转型
下一篇:下一篇:银行家期待更积极财政政策